| 网站首页 | 梁氏先祖 | 世系世家 | 梁氏企业 | 商品交换 | 资料下载 | 访客留言 | 梁氏寻亲 | 梁氏论坛 | 
最新公告:

  没有公告

您现在的位置: 梁氏网 >> 宗族文化 >> 梁氏文化 >> 正文
家乡的河
作者:梁德新 文章来源:网上收集整理 更新时间:2017-01-19 11:13:20

我是吃家乡的水长大的,我熟悉家乡的山山水水,最熟悉的是流经村中的那条小河—松源河。

松源河起源于福建省上杭县太平山。它像一条飘动着的白色绸带,从上游的松源镇顺流而下至松口镇铜琶村注人梅江,全长77公里。松源河水经过观音凹至杨梅派,是个长达5公里的峡谷,有人称它为“小三峡”。河水出了小三峡之后由杨梅派急滩直泻“东角潭”,水流暂缓,河面开阔,宽阔的松口盆地进人人们的视野。我的家乡仙口村,就座落在松口盆地北边的山口,故有人称它为“山口村”。

仙口村是个风景秀丽的客家山村。“山口竹林”是松口十景之一。松源河从村中穿过,河两岸竹木婆婆,村烟袅袅,河滩的草地上成群牛羊在啃草。河中“水堰”旁边的“吸水车”呼呼地转动,往返两岸的渡船在绳缆牵动下缓缓行驶。一群一群客家妇女拥簇在河岸的码头上洗衣服。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图画展现在眼前。

尤为值得称羡的是,河西岸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文魁塔。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层古塔,木质楼梯可通达顶层。塔周树木成荫,花果飘香,景致幽雅。

据说,南宋末年仙口村人的开基祖是松岗公(梁福)。他和洋坑村人的开基祖陈八燕公是好朋友。他们从福建宁化石壁村到松口定居时,因诸多原因,善捕鱼的松岗公却居洋坑村,善狩猎的陈八燕公却居仙口村。后因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利,发挥不出他们的各自专长,经商量两人互换地方。善捕鱼的松岗公定居在仙口村正合其意,他在临河的地方建了一座约200余间的长方形围龙屋,此屋至今仍存一半遗址。仙口村人因此得了地利,发展了起来。而今居住在村里的1500多人都是梁福的后裔。

昔日松源没有通车前,松源的进出口物资除少数靠肩挑外,大部分是靠民船运输。那时松源河是一条水运很繁忙的航道。平时河中小船只到松源镇凹下灯,丰水期可直达蕉岭北寨好。河中航行的小船多以12艘组成一个个小船队。木排、竹排和漂运的木材顺流而下到达松口镇铜琶村下店,再由这里把木材、木排扎成大木排,顺水漂运到潮汕地区。仙口村是航道中的一个货运上落点。

河中行驶小木船、长木排,村里人常见不觉得其怪,而外地人看到却觉得新奇,经常有人在岸边驻足观看。最为壮观的是小木船上急滩和长木排下急滩的情景。松源河流经村中有急滩四处,“杨梅派险滩”在整条河道中列居首位。此滩长约400米,水位落差大,水流急,丰水期间河水流速大,顺流而下的船和木排经常撞上河中的礁石,不少航运工葬身于此地,故被人们称为“鬼门关”。

在松源河中放流的木排一般由2个排工站在排头操作。木排来经杨梅派急滩时,一个排工双手执桨,一个排工两手紧握竹嵩,目视前方,全神贯注,以防触礁。木排像一条长龙顺着急流快速地向下游的东角潭冲去。木排能顺利地到达了东角潭之后排工们算是离开了“鬼门关”。此时在岸边观看木排下急滩的人无不为排工的安危担忧。观看木排下急滩的情景胜似看“惊险小说”,整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。

[1] [2] [3] [4]  下一页


祝愿梁氏家族越来越好!日益昌盛! 打赏网站 义务编辑!赞赏自愿!!谢谢支持!!!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  ☀梁氏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☀
      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梁氏网(或:本站原创)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梁氏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梁氏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    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或:网上收集整理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    ③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,否则视为同意本网转载行为。(联系方式:请发送短信至手机15578321868)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
    梁氏网 版权所有:梁氏文化研讨会 中文实名:梁氏网 微信公众号:梁氏网站 微信联系群:梁氏网站 QQ群号:梁氏网站
    网站基于微软IE浏览器开发,使用IE浏览器将获得更为直观的浏览效果
    网站站长:大梁 地址:中国▪广西▪南宁市▪青秀区 联系电话:15578321868 E-mail:3385584@163.com
    责任总编:老梁 地址:中国▪广西▪桂平市▪西山镇▪第三邮区13号信箱 邮编:537200 电话:18815821968